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政务之窗» 计划总结» 延庆区旅游业2016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延庆区旅游业2016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字体显示:   阅读次数:

 
2016年上半年,延庆区旅游业紧紧围绕举办世园会、冬奥会两件绿色发展大事,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整个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实现旅游收入12.17亿元,同比增长6.8%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旅游改革不断深化
一是以旅游业为核心,实现区域资源整合和优化提升,全力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正在编制《延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方案》及具体工作任务开展计划初稿。二是扎实开展全区旅游文化体育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组织召开专项小组协调会议,部署改革任务推进落实。完成《北京延庆八达岭旅游集团行动方案(讨论稿)》,筹备组建景区运营管理中心。三是加强科学规划的引领作用,修改完善《2022年冬奥会带动延庆冰雪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北京市延庆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初稿)》、《延庆旅游休闲步道规划(初稿)》,正在编制《延庆生态旅游智慧服务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四是推进京张旅游产业带建设,构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机制,主动加强与怀来等地合作,完善《延怀两地旅游业协同发展框架协议》,以葡萄产业为纽带深化区域合作,以冬奥会为契机推动协同发展。
(二)旅游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推进八达岭长城、龙庆峡等11家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升级改造,重点进行停车场改扩建、景区道路平整、游客服务中心提升等工作,整体工程完成60%;响应国家旅游局“厕所革命”号召,高标准改造建设15座旅游厕所;完善旅游道路标识体系,完成京藏高速延庆出口四块旅游导向标志牌的设立。二是继续实施“互联网+旅游”战略,生态旅游智慧服务规划已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旅游电商平台“长城内外”已于51日正式上线,初步实现景区门票的在线预订,旅游信息的实时咨询等智慧化功能。三是充分发挥行业监管和公共服务作用,规范景区用地建设,启动15A级旅游景区项目用地自查整改;盘活康西草原闲置资产,开展收回康西草原经营权前期调研工作;建立涵盖全区127家旅游企业的综合管理台账,搭建集沟通、交流、分享、合作为一体的旅游行业管理交流平台,进一步推进行业的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同时,起草《北京市延庆区旅游饭店接待能力提升奖励办法》(讨论稿),充分激发旅游经营者升级改造的积极性。四是加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守信激励”典型案例推选、“文明旅游公益大使”评比、“惠民便民、满意服务”志愿服务等活动,营造了诚信经营和文明旅游的良好氛围,推动了旅游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五是720
(三)旅游产业项目投资稳步推进
一是全力督促旅游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截止上半年,探戈坞森林音乐谷、全周影院改造、八达岭交通接驳、八达岭南索道改造项目、旅游集散中心、康西草原生态休闲度假区6个项目累计投资6837万元,各项工作稳步进行。二是加快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其中,万达城市综合体项目控规已通过审批,会展中心东侧地块一级开发项目已启动,正在进行征地、文物迁移等工作。岔道古城已签约241,剩余24户正在协调;八达岭驻场演出项目完成方案制定、舞美设计、剧本创作等工作;八达岭森林生态体验基地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计划9月底前完成建设;中国国际马球中心项目已确定土地一级开发主体,开始编制土地一级开发实施方案,正在推进水评、环评等工作。三是大力开展旅游配套项目建设。推进旅游景区、宾馆饭店、咨询站等电动车充电网点建设,已完成9处站点共136台充电桩建设,正在进行设备调试;旅游休闲步道项目启动招标,预计年底完工。
(四)乡村旅游转型步伐加快
一是推动乡村酒店建设。积极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成功引入山里寒舍、妫水人家等知名乡村酒店,协调相关手续办理。目前妫水人家乡村酒店完成石峡古堡客栈和2个样板院建设,打造出特色餐饮石头宴,其它18个小院正在装修改造中;隐居山里乡村酒店完成山楂小院样板院建设,已开门营业;百里乡居、山里寒舍乡村酒店正在对小院进行装修改造;山里中国乡村酒店完成规划设计和测绘;南天门乡村酒店正在进行院落设计。二是不断挖掘特色,提升品质。成功举办了“延庆区2016年乡村美食月”活动,包装升级柳沟火盆锅豆腐宴、上磨八八席等传统特色美食,推出闯王餐、长寿宴等个性化主题餐饮;重点培育提升唐家堡、东龙湾等特色民俗村,为下湾村、南湾村的民俗户配备灯笼、字画、窗花等饰品,提升民俗户文化氛围。三是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453户民俗户办理了保险业务,提高了经营者安全防范能力;为民俗户办理贷款335万元,有效解决民俗户经营资金缺乏难题。四是加强规范管理,完善区、乡(镇)、村三级社会组织管理体系,指导下湾、长寿岭、古城等民俗村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加快珍珠泉乡旅游合作社与四海镇、千家店镇乡村旅游合作社对接,促进区域合作社的协同发展。
(五)旅游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一是成功举办第三十届冰雪欢乐节、2016北京野鸭湖冰雪马拉松、第二十一届消夏避暑季等活动,并利用北京市内公交车身、地铁站灯箱、北京西站户外广告牌、首都机场廊道展板以及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美丽延庆”官方微博微信等进行宣传。二是丰富旅游产品,推出消夏避暑、登山健身、自行车骑游、民俗美食、赏花采摘、房车露营等多种休闲项目,开通野鸭湖-古崖居、野鸭湖—松山、龙庆峡一日游旅游专线,通过北京旅游集散中心销售推广;加大旅游商品研发推广力度,升级改造“北京礼物”,培育发展“长城天地”等离境退税商店。三是延伸咨询阵地,在北海公园、北京植物园等市属公园以及北京市核心区的3家高端社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咨询活动,同时通过展会宣传、电话咨询、现场推介等方式,为38.5万人次提供了旅游咨询服务。
(六)旅游环境有效改善
加强旅游秩序监督管理,制定《2016年“一日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旅游秩序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净化旅游市场环境。一是针对媒体曝光的篡改路线、二次收费等非法“一日游”问题,积极反应,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属地管理、部门协同的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制作用,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指示精神,对全区旅游市场特别是水关长城等重点区域开展了拉网式排查,特别是430日起,成立了旅游、公安、工商、城管、交通共同参与的水关长城联合执法检查队,入驻水关长城景区,对 “一日游”车辆和旅游团,做到重点检查、随时抽查,严厉打击“黑车”、“黑导”、二次收费、诱导购物等非法“一日游”经营行为。上半年,共计组织联合执法检查40余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300余家次,查处黑车、黑导12起,罚款6万余元,确保了“一日游”市场和谐稳定,切实保障了游客的合法权益。二是扎实开展旅游安全监督检查。全面落实旅游安全的企业主体、部门监管、政府领导以及工作岗位责任,组织开展了火灾防控、食品安全管控、安全用电管理和特种设备等专项检查活动,排查安全隐患,圆满完成“两会”、“五一”、“端午”等重点时期旅游安全保障工作。三是强化应急管理,坚持“预防为主、处置为辅”的方针,督促旅游企业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控流方案,组织八达岭、龙庆峡等景区开展反恐防暴、水上救援、防汛疏散等应急演练活动,努力提高应急处突能力。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半年,全区旅游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如非法“一日游”长效治理机制有待健全;宾馆饭店总体接待水平不高;个别旅游项目推动缓慢等。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积极主动作为,推动旅游体制改革深入开展
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旅游资源统筹管理模式,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一是根据国家旅游局下发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围绕“四项基本标准”、“12项细化指标”和“八项创建工作重点”,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二是尽快确定北京延庆八达岭文旅集团组建方案,着手办理集团挂牌。三是加强区域协同合作,主动与河北怀来县、赤城县对接,整合旅游资源,在标识系统、宣传推广、市场开发、线路设计等领域全面合作,推进京张旅游产业带建设。
(二)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
以服务保障世园会、冬奥会等绿色发展大事为目标,稳步推进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一是加快八达岭长城、古崖居等11家旅游景区进行停车场、旅游厕所、标志牌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升级改造;继续推进旅游景区违法建筑清理工作,督导不合规景区补办相关手续。二是推进旅游智慧化、信息化建设,多渠道开展“互联网+销售”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完善八达岭电商平台功能,整合重点景区、宾馆酒店、民俗户等优质资源,统一联合销售;与百度地图和北京旅游网合作,制作完成四星级以上民俗户全景地图,推广民俗户网上预订服务。三是启动旅游诚信体系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建立健全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体系和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开辟“诚信旅游”专栏,定期公布旅游投诉、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等行业信息,营造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四是全力推进“百千万”培训工程,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三)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加大统筹力度,加强沟通协调,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保年度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圆满完成,积极促进旅游重点项目落地。一是加快推进万达城市综合体项目手续办理,完成土地一级开发立项、征地等工作,推进土地尽快入市交易,实现万达城市综合体开工建设;二是完成岔道古城项目立项和搬迁工作,推进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方案设计、舞美设计和剧本创作,推进八达岭驻场演出项目建设;三是推进中国国际马球中心项目地块坟墓迁移,加快土地一级开发进度;四是完成北京八达岭森林生态文化体验基地和全周影院改造项目,并实现商业运营。五是完成重要旅游节点266台充电桩建设,完成八达岭南索道工程和旅游休闲步道建设工作。
(四)坚持特色发展,加快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统筹乡村旅游发展,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市场化、组织化、特色化水平。一是加快乡村酒店建设力度,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协调服务,加快手续办理,推动山里中国、南天门乡村酒店项目开工,推动偏坡峪、岔石口、大吉祥等乡村酒店项目落地。二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继续与中国人保财险公司、北京银行、北京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为符合条件的民俗户办理保险和贷款业务,形成金融支农的新模式。三是组织开展乡村旅游等级评定及复核工作,新发展星级民俗村1-2个,星级民俗户50户。四是创新乡村旅游管理方式,严格住宿、餐饮、服务、环境、设施标准,实施乡村旅游协会、合作社等组织建设,全面推广以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合作社统一经营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管理模式。
(五)实施全媒体营销,提高旅游品牌影响力
完善旅游营销体系,提高宣传推广成效,把品牌打造与产品设计相结合,把媒体选择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实现旅游宣传营销效益的最大化。一是精心筹备第三届中国自驾游与房车露营大会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引进并举办亲子生活节等特色主题活动,推出具有季节特点、主题鲜明的一日游、二日游等精品线路并通过北京市旅游集散中心进行市场推广和销售,实现节庆活动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二是以活动举办为平台,以新闻报道为抓手,以媒体推广为手段,全方位展示延庆旅游资源,搭建常态化、立体式的旅游营销格局。不断探索联合营销、捆绑营销的市场宣传推广运作机制,发挥专项营销资金的带动辐射作用。三是加大旅游商品研发力度,组织我区重点企业参加2016年“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大赛,丰富延庆旅游商品种类,提升特色旅游商品品质。四是在更广的范围内积极开展“旅游进公园”、“旅游进社区”等旅游咨询推广活动,把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送到市民家门口,不断扩大以北京城区市民为主的客源市场,努力开拓全国市场,链接国际市场。
(六)加强行业监管,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继续加大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力度,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创新监督管理形式,巩固水关长城非法“一日游”治理成果,形成零容忍、常态化、长效性的依法治理新局面。一是巩固和完善旅游、公安、工商、城管、交通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大执法频率,强化常态监督,定期进行投诉会商、联合执法、案件移交,定期通报全区旅游市场秩序及动态,保持对非法“一日游”的高压严打态势。进一步完善投诉受理机制,整合区内各职能部门服务热线、便民热线等对外公开服务电话,并在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统一公布,实现举报投诉电话统一受理,涉旅信息实时共享。在投诉高发的购物门店成立专门执法队伍,派专人进行巡查,准确掌握各购物点营运动态,盯点盯岗、严防死守,规范其经营管理,快速处理旅游投诉,做到“投诉不出店,维权不出门”。二是做好“中秋”、“十一”黄金周期间旅游安全保障工作,严格落实旅游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假日旅游绝对安全。三是强化旅游企业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实现旅游安全数据网格化、规范化管理。扎实推进城乡环境建设任务书的落实,完成旅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